欢迎访问开云平台app官网全站入口
开云体育app
开云app全站入口
开云平台官网入口

东睦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开云体育app:东睦股份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开云体育app    发布时间:2024-04-29 23:57:06

  2023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公司秉持“以粉末压制成形P&S、软磁复合材料SMC和金属注射成形MIM三大新材料技术平台为基石,致力于为新能源和高端制造提供最优新材料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的发展的策略,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精心谋划,勇抓机遇,开拓进取,实现了全年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P&S、SMC技术平台营业收入创历史同期最高记录,MIM技术平台下半年因下游消费电子行业回暖和大客户折叠机项目上量影响,营业收入企稳回升。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达到38.61亿元,同比增长3.62%,第三、四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连续突破1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纯利润是1.98亿元,同比增长27.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纯利润是1.49亿元,同比增长6.81%。

  报告期内,公司理清了发展的策略,规划了发展蓝图,全力发展了新质生产力,布局了新的材料方向,拓展了新的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搭建了新发展平台,为未来东睦发展指好了方向,开好了路,迈开了步,主要情况如下:

  (一)创新式开发了钛合金大批量生产的工艺技术,为公司未来拓展钛合金大规模用于消费电子、医疗等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为MIM技术的运用开辟了另一条潜在增长曲线;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轻薄化、耐久性与设计自由度要求逐步的提升,钛合金在高强度、轻量化、耐腐蚀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成为较为理想材质,符合消费电子材料发展趋势。据贝哲斯咨询预测,消费电子领域钛材消费量占比有望从2023年开始明显提升,2025年有望占国内钛材消费量25.20万吨的12%,达到3.10万吨。由于钛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导热系数低、生物相容性好,耐高温低温性能好、耐侵蚀的能力强等突出的优异的性能,同时又具备切削加工性差、热加工性能差、冷压加工性差、难以焊接、与其他材料的连接性不佳,以及价格昂贵劣势,导致钛材在消费电子行业大规模运用受限,因此解决钛粉制备、MIM烧结工艺和焊接等技术难题是实现低成本钛材在消费电子行业商业化运用的关键。

  (二)组建了折叠屏铰链设计和组装部门,构建了多条手机铰链模组生产线,并通过了相关测试和验证,实现了由折叠机MIM零件向MIM零件+模组的跨越式发展;折叠屏手机是智能手机中唯一迅速增加的细分市场,且是高端市场的重要机型,将有望成为近几年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热门产品。据CounterpointResearch数据,2022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约1,420万台,到2027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亿部。

  (三)搭建了平台,上海富驰通过增资扩股形式引入投资者,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有利于MIM板块稳健发展。

  (四)完成了SMC新的产能建设,截至报告披露日,浙江东睦科达3号厂房建设完毕,山西磁电公司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试生产,全集团SMC生产能力达到7万吨/年。

  (五)研发出了4款新一代高性能的软磁复合材料。第一款KPH-HP,是东睦科达公司第三代气雾化铁硅铝软磁材料,KPH-HP能够更好的降低产品的磁芯损耗26%,提升产品效率,已成功应用在有名的公司的30-50kW光伏逆变器的升压电感、新能源汽车的升压电感,以及变频空调PFC电感;第二款KSF-HP,是东睦科达公司第二代气雾化铁硅软磁材料,可大大降低产品温升,提高效率,已在矿机电源电感、320kW光伏逆变器升压电感项目中获得批量应用;第三款KH-HP,东睦科达公司第三代低损耗铁镍软磁材料,可大大降低产品体积,提升产品效率,已批量应用在服务器电源中;第四款KAM-HP,东睦科达公司推出的新一代适用于高频(50-500kHz)应用的低损耗软磁材料,KAM-HP材料的100kHz100mT损耗仅为第一代超级铁硅铝KS-HF材料的24%,能显著提升产品效率,该材料能在储能项目中批量应用。

  (六)顺应了算力建设发展,公司高性能铁镍系和铁硅系产品逐步推广运用,为某大客户开发的芯片电感销售逐步增量,以及服务器电源等算力建设相关磁性材料面临机遇期,报告期实现芯片电感与服务器电源软磁材料出售的收益6,853.57万元。

  (七)布局了新型轴向磁通电机项目,通过宁波东睦广泰公司增持了深圳小象电动公司股权(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宁波东睦广泰公司持有深圳小象电动公司股权22%),并计划在宁波工厂内改建场地约1,000平方米,专门组建轴向磁通电机装配生产线,报告期内,实现机器人关节电机出售的收益25.69万元。轴向磁场电机相对于传统径向磁场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效率高等显著特点,非常适合于对体积重量有特别的条件的应用领域,比如新能源汽车、电动摩托车、机器人、无人机、电动船舶以及电动飞机等,其具备良好的性能和广阔的商业潜质。

  (八)公司前期布局了浙江氢邦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通过宁波东睦广泰公司持有20%股权,主要是做固体氧化物电池电堆研发与工程化制造,发电系统和电解设备设计与开发,并基于电堆与系统核心技术,联合产业链下游客户开展应用示范等。2022年1月,国家能源局《2022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将电解质制氢及综合应用,氢电耦合技术,氢燃料电池发电站,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作为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重点方向;2023年1月,《工业与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加快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

  公司所属行业为新材料行业的子行业——粉末冶金(PM)行业。粉末冶金是一种先进的金属成形技术,通过制取金属或非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等工艺过程,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几何构造制品的工艺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节能、节材、节省劳动力、环保、近净成形、个性化、一致性好等优势,其优点使其成为解决新材料问题的钥匙,在新材料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属于现代工业发展的朝阳产业。

  近几年,随着粉末冶金技术的不断的提高以及向高端化发展,国内企业竞争力的逐步提升,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正在回暖,同时受益于汽车、新能源、光伏、储能等需求拉动,公司三大技术平台在报告期内发展效果显著。

  公司P&S技术平台产品目前主要供给国内外汽车行业中高端客户,2023年度汽车零件销售占公司P&S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77.94%,达15.39亿元,同比增长11.45%,家电零件营收占公司P&S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17.80%,达3.52亿元,同比下降3.09%。

  据乘联会《2024年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突破3,000万辆,实现销量3,009万辆,增长11%。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522万辆,出口增速达56%,实现持续强增长。2023年汽车出口1,016亿美元,出口增速69%。汽车零部件出口也达到877亿美元的水平。由于中外制造业性价比差异,以及国外友商减少投资甚至逐步计划退出,使得公司在汽车行业粉末冶金制品的进口替代和全球市场拓展方面还有较大空间,有望给公司P&S业务持续增长带来机会。

  据乘联会《2023年1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2023年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5.7%,累计生产892.0万辆,同比增长33.7%,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280.7万辆,占比31.47%,同比增长80.10%;纯电动汽车BEV611.20万辆,占比68.53%,同比增长19.60%。可见新能源汽车中,目前PHEV为主流方向,它具备纯电动驱动和内燃机备用能源两种模式,部分保留了发动机和变速箱,使得P&S技术保留的最大的运用场景,同时又给公司SMC技术带来机会。

  据《》2024年3月文章《欧洲真的放弃新能源汽车战略?》:“有关欧盟暂缓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或停止新能源转型的消息时有所闻,如‘欧盟撤销2035燃油车销售禁令’‘欧洲汽车巨头正在退出电动车’,引发业界关注”。不管新能源汽车在欧洲怎么样发展,但是能肯定的是它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这样将还在未来多年以内,给P&S技术留有足够的用武之地。

  随着粉末冶金致密化技术的提升、材料体系和加工工艺的进一步丰富发展,粉末冶金替代传统制造工艺(锻件、铸件等)的空间还可进一步扩展。

  由于机器人的发展,为P&S制造机器人用减速器齿轮提供了机遇。因粉末冶金方法制造精密齿轮具有净近成形、节能节材等优势,机器人减速器齿轮为小模数精密齿轮,要求精度高、噪音低和耐磨性好等,理论上适合用粉末冶金解决材料问题。

  公司SMC技术平台产品目前主要使用在于新能源行业,其中2023年度光伏领域销售占公司SMC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49.59%,新能源汽车领域销售占公司SMC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14.63%。

  光伏逆变器和储能成为当前SMC技术最大的运用场景。根据光伏行业协会《2023-2024年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年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216.88GW,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超过600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预计2024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超过200GW,累计装机有望超过810GW。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超过390GW。全球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已成为全世界共识,再加上光伏发电在慢慢的变多的国家成为最存在竞争力的电源形式,预计全球光伏市场将持续快速地增长。根据国际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机构(IRENA)在《全球能源转型展望》中提出的1.5℃情景,到2030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需要达到11,000GW以上,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约占新增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能力的90%。未来,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全球绿色复苏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持续增长。

  鉴于光伏和储能的发展预期,加上上游软磁材料主要供应商当前为东睦股份和铂科新材(300811),两家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持续增长给公司SMC技术平台产品的增长提供动力。

  与此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无人驾驶的发展,车载电源和电子控制管理系统被慢慢的变多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金属磁粉芯作为储能和滤波电感的核心材料,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车载直流变换器、混合动力电机控制管理系统、车载48V控制管理系统以及其他车载电源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进一步普及,为SMC金属磁粉芯及其器件的市场需求量增长提供可能。

  轴向磁通电机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紧密相连、高扭矩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等特点,除了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有所应用外,未来可大范围的应用到机器人、机器狗、机器牦牛等关节电机。2021年,YASA公司被梅赛德斯奔驰收购,成为其旗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并在2023广州车展上展示了其带来的轴向磁通电机及其技术信息,电动机重量只有径向电机1/3,功率密度提高3倍。这一技术率先量产并搭载于奔驰AMG.EA纯电平台的车型上。更高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可重复使用、减轻重量、减少体积、降低复杂性和材料,使得YASA轴向磁通技术使用更少的材料,如铜、铁和永磁体,从而明显降低材料成本并生产出更具环境可持续性的产品,YASA电机拓扑结构还移除了定子轭,这将定子铁质量降低多达80%,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YASA电机的功率密度是非轴向电机的2-3倍。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宁波东睦广泰增持深圳小象电动公司股权,截至报告披露日,宁波东睦广泰持有深圳小象电动公司22%股权。深圳小象电动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聚能磁轴向磁通电机及控制算法等核心技术,研发生产的轴向磁场电机相对于传统径向磁场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效率高等显著特点,非常适合于对体积重量有特别的条件的应用领域,比如新能源汽车、电动摩托车、机器人、无人机、电动船舶以及电动飞机等,为客户提供节能、高效及重量尺寸具有优势的电驱动解决方案。

  公司MIM技术平台产品目前主要使用在于消费电子行业。自2021年以来,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但从2023年第三季度起,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有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回升,公司MIM技术平台2023年度主要经营业务收入逐季企稳回升,第三、四季度单季均实现盈利。

  根据IDC发布的《全地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1.7亿部,IDC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12.63亿,同比增长5.9%;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重新再回到3亿市场大盘,同比将增长6.2%。

  2023年国内有名的公司推出多款新的折叠机型,其核心部件之一为铰链,其铰链零件采用MIM技术制造,这一巨大变化为MIM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19年起,三星等头部公司开始进入折叠屏手机赛道,目前小米、OPPO、vivo、荣耀等头部手机生产厂商均在折叠屏市场发力,而作为全球消费电子行业领头羊,苹果在这一市场动作缓慢,至今仍未推出折叠屏手机。据新闻媒体报道,苹果高管确认首款折叠屏iPhone将推迟到2026年推出,2024年3月8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了苹果关于折叠屏技术的专利申请。折叠屏iPhone预计将比竞争对手的机型更薄、更轻,而且内部目标还包括防止折痕问题。IDC报告数据显示,自2019年首款产品上市以来,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连续4年同比增速超过100%,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00.7万台,同比增长114.5%。从全球市场来看,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迎来强劲增长。据CINNOResearch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销量约1,800万部,同比增长27%,Counterpoint预计,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将达到5,500万部,到2027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亿部。

  钛合金由于其优越的性能,慢慢的受到消费电子和医疗行业的高度关注,2023年苹果首次将钛合金导入高配置手机领域,应用于手机中框等核心零部件,小米、三星等主流手机厂亦在落布局钛合金材料用于消费电子,亚马逊、枭龙、Rokid等厂商都推出了使用钛合金部件的AR设备,诸多信息表明,钛合金将为MIM技术运用提供另一巨大赛道。

  1、根据《工业与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建议》中重点任务指出:“打造标志性产品,做强未来高端装备”,其中写在第一位的就是人形机器人,并具体表示“要突破机器人高转矩密度伺服电机、高动态运动规划与控制、仿生感知与认知、智能灵巧手、电子皮肤等核心技术,重点推进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家庭服务、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产品的研制及应用”。2023年11月02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为我国人形机器人发展指明方向。意见指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整机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明显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总实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实施意见对公司P&S和SMC技术平台在轴向磁通电机的发展有一定正面意义。

  2、2023年1月30日,工业与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并且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务用车、城市公交、出租(包括巡游出租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机场等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试点期为2023—2025年。通过试点,车辆电动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80%。

  2023年2月,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并且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政策要求新增公桩与公共新能源车推广数量比例力争达到1:1,以及我国公共停车区域未配建充电桩比例仍有32.20%,两者都存在一定的下降空间。以及2023年5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快速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建议》;2023年6月12日,工业与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的办公厅(综合司)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都有利于引导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下沉,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释放市场消费潜力,为公司三大技术平台提供了发展机遇。

  东睦股份作为中国粉末冶金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本土品牌,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环境中,逐渐确立了其竞争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效应,其商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得以展现。

  根据中国机协粉末冶金协会2023年1~9月的统计数据,公司2023年1~9月的粉末冶金制品出售的收益占该协会统计范围内生产厂家销售总额的40.18%,粉末冶金制品销量占该协会统计范围内生产厂家总销售量的36.95%,继续排名在国内粉末冶金行业榜首,公司已连续多年在国内粉末冶金行业中处于市场绝对领先地位。

  公司在粉末冶金压制成形P&S、金属磁粉芯SMC和金属注射成形MIM行业均为全球知名头部生产企业之一。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以粉末压制成形P&S、软磁复合材料SMC和金属注射成形MIM三大新材料技术平台为基石,致力于为新能源和高端制造提供最优新材料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的发展的策略,充分的发挥三大技术平台在技术、客户和管理等方面的协同优势,制造的产品能广泛为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如光伏逆变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电力电子、电机等领域提供储能及能源转换方案,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计算机、现代通信、医疗器械、传统汽车、高效率节约能源家电、工具、锁具等领域提供高精度、高强度粉末冶金结构零部件和材料工艺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的经营模式主要是热情参加整机、部件(器件)制造商新产品设计,或者利用提供的设计图纸或提出的性能要求,经过公司产品优化设计及制造流程合理设计后,利用专业的新材料技术、精良的专用设备、复合的制造工艺技术能力和优秀的制程控制水平,进行订单式生产或配套服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材料及制品(元件)技术解决方案。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不间断地积累与沉淀,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在竞争中不断巩固和强化,使得公司能够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新材料开发设计、制造工艺设计组合、专用模具设计工程人员队伍。公司成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浙江省东睦新材料粉末冶金重点企业研究院,并与国内著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伙伴关系,为东睦股份打造优秀高效的管理与研发制造团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母公司及所有子公司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P&S、MIM、SMC三大板块业务在行内都具有突出的研发优势。公司以粉末压制成形P&S、软磁复合材料SMC和金属注射成形MIM三大新材料技术平台为基石,充分的发挥三大技术平台在技术、客户和管理等方面的协同优势,具备了较强的技术吸收消化和再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具备了根据应用需求设计各种新产品,帮助应用端提升产品力和性价比优势的能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取得授权专利数量共计852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0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09项,软件著作权40项,另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2项。

  截至报告期末,企业具有教授级高级职称人员2名,高级职称人员27名;拥有博士4名,硕士研究生学历人员60名,浙江省省级“培养工程”专家1名。

  报告期内,公司主持起草的1项行业标准,以及参与起草的2项国家标准和2项行业标准均已颁布实施。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报告期内,公司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机械工业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报告期内,公司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评为“机械工业大型重点骨干企业”。

  公司自2007年就开始导入精益生产,吸取国内外精益管理经验,从QCDMS等方面全面推动精益现场管理,涵盖5S、流畅化、TPS、TPM、TQM、标准化等精益生产活动,并在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上,结合实际,形成以BIQ(BuitInQuaity)为特色、全员参与的精益现场管理模式,满足高端客户高质量、低成本、快交付的全方位要求。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层次地融合,自主设计和引进世界顶级设备技术,并引进面向现场的MES、面向产品的PLM、面向质量的QMS、面向管理的IMS、面向成本的ERP等信息系统和智能化质量检验系统及装备,逐步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生产。

  经过多年的经营,公司在国内外粉末冶金及相关应用产业界如汽车、消费电子、光伏、家电、储能、工具锁具等领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行业中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所服务的客户多为全球跨国公司或各产业领域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公司充分的利用运用品牌、渠道优势,融合全球资源,以粉末压制成形P&S、软磁复合材料SMC和金属注射成形MIM三大新材料技术平台为基石,充分的发挥融合协同优势,扩大公司对下游新能源以及新材料等高端制造应用领域的覆盖,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解决行业瓶颈和顾客痛点,让产业链上下游深刻领会东睦品牌的高技术、超高的性价比和国际化属性,凭底蕴和实力赢得顾客信赖、依赖。

  公司三大技术平台在国内都具有行业领先的规模优势,且三大技术平台均实现了多基地布局。公司以宁波总部为集团经营管理决策中心,P&S产品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管理中心、高端产品生产基地,以上海富驰为MIM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高的附加价值产品生产基地,以东睦科达和山西磁电为SMC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基本的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公司P&S、MIM和SMC三大工艺在产业平台上的融合,形成基地互补关系,为集团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储备打下夯实基础。

  公司根据“专业化生产,就近配套”和“特色定位,资源协同”的原则,对各生产基地实施战略布局和产业定位,建设了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的多家控股子公司,以其作为生产基地和服务窗口,为客户提供了更方便快捷、专业的优质服务。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比较丰富、结构符合常理且稳定团结的管理团队,对行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所服务的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具有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对公司有清晰的战略定位和统筹布局能力,具备了较高的研发、生产、品质、销售等管理能力。公司管理梯队结构合理,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坚韧的战斗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公司拥有非常良好的创新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有利于稳定核心管理团队、留住核心技术人员和骨干人员,并积极调动其创造性和主动性,鼓励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386,108.19万元,同比增长3.62%,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82,398.87万元,同比增长3.91%;营业利润20,194.08万元,同比增长29.45%;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19,791.67万元,同比增长27.08%。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以粉末压制成形P&S、软磁复合材料SMC和金属注射成形MIM三大新材料技术平台为基石,致力于为新能源和高端制造提供最优新材料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的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充分发挥三大技术平台在技术、客户和管理等方面的协同优势,持续推动技术开拓创新和降本增效等工作,实现了全年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紧紧抓住汽车、新能源汽车、光储、消费电子等行业发展机遇,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了双增长,第四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10.79亿元。报告期内,P&S和SMC技术平台营业收入创历史同期最高记录,MIM技术平台下半年因下游消费电子行业回暖和大客户折叠机项目上量影响,营业收入企稳回升并逐季改善。

  从全球粉末冶金市场来看,目前主流技术方向为压制成形(P&S),已实现快速增长的技术方向为金属注射成形(MIM),正在快速发展的的技术方向为软磁复合材料(SMC),潜在的新兴技术方向为增材制造(AM)。

  全球及中国粉末冶金市场稳定增长。根据BCCResearch预测,伴随新应用领域的拓展和技术工艺的升级,预计2022年-2027年全球粉末冶金市场规模将从278亿美元增至340亿美元,2022年-2027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4.1%。

  粉末冶金行业的发展,必须应对现有和潜在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粉末冶金结构件行业面临的主要变化是汽车电气化和金属AM的快速增长。

  “双碳”政策指引下,汽车行业致力于开发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的动力和传动系统。汽车是粉末冶金结构零件的最大应用市场,随着燃油车传动系统、内燃机项目的减少,整个粉末冶金行业都感受到了这种转变,同时加强对电气化系统的开发。虽然变速箱和其他传动系部件的零件需求将减少,但新的传动结构和电气/磁性部件为粉末冶金解决方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随着汽车电气化程度的提高,目前全球主要铁粉生产商都在研究软磁以及软磁复合材料,开发更高磁导率、更低损耗和更高的零件强度的材料及其制备工艺。虽然未来的汽车变速器和差速器将在尺寸和复杂性方面有所减少,但粉末冶金结构零件仍可保持竞争力。粉末冶金P&S技术将继续为行星齿轮架、小齿轮、链轮和油泵提供解决方案,而齿圈、小齿轮和驻车棘爪等部件正在开发中。

  轻量化技术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采用轻质高强度材料和轻量化结构设计是实现轻量化的两大措施。粉末冶金工艺具有节能省材的特点,是节能减排的绿色生产技术。轻质材料的代表是铝基、钛基、镁基材料,其中铝合金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烧结铝合金零件将铝合金的轻质和粉末冶金的低碳两大优势相结合,可取代部分铁基零件,已经在汽车轻量化应用上大显身手。在一些高端运用上,镁基零件也已有所使用,随着技术进步,结构的复杂性促使其粉末冶金制造工艺也将逐步推广。

  除此之外,粉末冶金技术在制氢方面有许多机会:用于制备水电解过程的电极材料;燃料电池金属支撑层或连接板;储存氢气的储氢材料。到2026年,全球将增加使用大量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且氢气产量将增至每年约40万吨,为PM提供了巨大的新市场。

  公司P&S技术平台已完成轴向磁通电机中部分减速器齿轮样品研发。轴向磁通电机与径向磁通电机相比,能够在同样体积下产生更强的磁场,带来更高效的动力表现,具有重量轻、结构紧凑、高扭矩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等特点,在有尺寸、重量等限制要求的应用场景中,如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应用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此外,轴向磁通电机还可应用于机器人、机器狗、机器牦牛等关节电机。

  随着粉末冶金技术的不断提升,粉末冶金产品的应用领域在不断向高端市场拓展,只有跨越了技术和资本的双“门槛”,从注重“量”的增长逐渐向注重“质”的增长转变,才能实现粉末冶金行业的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以适应新时代高质量的发展要求。

  软磁金属粉芯(SMC)是采用金属或合金软磁材料制成的粉末,通过特殊的工艺压制而成的一种拥有非常良好综合性能的新型软磁复合材料,它既保留了金属软磁和铁氧体软磁的一些优良特性,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它们的某些缺陷,使得金属磁粉芯磁导率较小但线性度好、饱和磁密较高,工作频率范围较宽,这对于电力电子产品向高精度、高灵敏度,高功率密度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成形工艺方面,SMC较非晶软磁成熟,可塑性强。软磁粉芯可以同时满足高频(KHz~MHz)使用和体积小型化的需求,并且可以加工成环形、E型、U型等,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

  由于金属磁粉芯可以满足电力电子器件小型化、高功率密度、高频化、集成化的要求,多被制成功率因数校正(PFC)电感、输出滤波电感、谐振电感、EMI差模电感和反激式变压器铁芯,主要应用于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电源、5G通信、变频空调、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其中光伏、储能和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合金软磁粉芯产品在光伏发电领域主要应用在光伏逆变器的升压电感和逆变电感中,下游产业光伏装机容量的迅猛增长,直接拉动了中游合金软磁粉芯产量规模的增长。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目前全球光伏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带动高性能软磁材料需求快速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3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6.09亿千瓦,同比增长55.2%。根据国际能源署(IEA)《世界能源展望2023》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每年的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将超过400GW;同时光伏产业政策利好不断,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要求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2022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光伏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到2035年,中国的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TW的目标。SMC软磁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中的光伏逆变器,良好的政策环境及下游需求带动,虽然2023年下半年光伏受下游去库存影响,销售增速有所放缓,但预计SMC在光伏领域的应用仍有大量发展空间。

  新能源汽车保持高景气度,软磁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中应用广泛,三电系统中车载DC-DC变换器、OBC及PDU、BMS、车身EMI均需使用软磁材料。在充电桩中,软磁材料主要用于高频PFC电感,起储能、滤波作用。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不断提高,高电压快充桩的渗透率也将逐步提升,将会带动软磁复合材料在充电桩中应用的成倍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31.6%;据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存量将增加至近3.5亿辆;根据iiMediaResearch预计2025年充电桩数量将达654.3万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上的SMC单车用量最高可达3.07kg。

  随着各国对新能源车扶持政策的持续出台,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将持续快速发展,同时将带动充电桩需求。2023年2月,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政策要求新增公桩与公共新能源车推广数量比例力争达到1:1,以及我国公共停车区域未配建充电桩比例仍有32.20%,两者都存在一定的下降空间。

  软磁复合材料在电机中应用,将为电机提供三维磁通结构。轴向磁通电机已经用于汽车传动系统和热管理流体系统的、机器人关节电机中。公司应用于轴向磁通电机的软磁定子已实现小批量生产。除此之外,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设拉动对UPS需求以及变频空调渗透率的持续提升,都将带动SMC软磁复合材料需求提升。

  MIM技术结合了粉末冶金压制成形与塑料注射成形两大技术的优点,在制备几何形状复杂、性能优异、“精而小”的零部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医疗器械、工具锁具等领域。

  随着MIM工艺技术的逐步成熟,以及对MIM技术认知程度的进一步加深,MIM产品在下游领域的应用逐步增加,根据中国钢协粉末冶金分会注射成形专业委员会数据,我国MIM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4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4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MIM市场规模将达到141亿元。

  材料体系的多元化、技术工艺的复杂化、喂料制备的自主化、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下游应用的多元化是MIM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具备丰富的材料体系、掌握自主喂料技术、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以及快速上量能力为MIM企业最重要的发展驱动力。

  随着下游领域对材料多元化及产品轻量化等差异化需求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材料和需求也被提出。如折叠屏手机转轴所使用的超高强度不锈钢,高耐磨材料,高强度的钛合金材料,轻质高强钢,高强度铝合金、镁合金等为未来材料体系主要发展方向。钛合金具有出色的强度、耐腐蚀性和轻量化特性,当下正加速导入3C领域,头部厂商加速布局,未来有望将钛合金材料应用于更多消费电子产品。随着后续钛合金成本降低,加工工艺优化,可以期待钛合金应用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但目前钛合金的尺寸精度以及钛合金原材料产能问题,还未达到工业化大规模量产条件。从技术工艺来看,微粉末注射成形、超大件注射成形及共注射成形等技术工艺将成为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MIM是折叠屏手机铰链零部件制造核心工艺。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3年全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00.7万台,同比增长114.5%。自2019年首款产品上市以来,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连续4年同比增速超过100%;根据IDC发布的《折叠屏市场趋势洞察白皮书》预测,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规模将在2027年接近1,50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7.8%。随着折叠屏手机的兴起以及轻薄化趋势,折叠屏铰链设计复杂性提升,铰链零件的耐磨性、高强度、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更高强度和比强度的材料,MIM在铰链里面的占比大幅提高。随着轻量化的进一步提高,MIM钛合金有望替代部分机加工件,同时铝合金的MIM工艺也会有应用需求。结合MIM零件生产的优势,公司将实时应客户要求,组建折叠屏转轴设计和组装部门,推动从零件到组件的发展,增加MIM产品市场的粘性。

  除此之外,根据PIMInternationa2022年6月第2期《FrankPetzodtonthepast,presentandfutureofMetaInjectionMoudingtechnoogy》,汽车行业是MIM的一个关键市场,但MIM行业最具活力的增长市场是在航空航天和医疗技术的应用。公司将继续推进新品开发尤其是医疗器械、汽车等长周期业务,优化产品结构,逐步减弱消费电子行业波动带来的冲击。

  公司的发展的策略:以粉末压制成形P&S、软磁复合材料SMC和金属注射成形MIM三大新材料技术平台为基石,致力于为新能源和高端制造提供最优新材料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

  公司立足粉末冶金技术,以P&S、SMC和MIM三大新材料技术平台为基石,通过创新做别人做不了的事,通过精益做自己能做好的事,致力于为新能源和高端制造提供最优新材料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不断巩固东睦在中国粉末冶金行业领导者地位,并奋力成为全球粉末冶金领导者。

  战略发展方向、方式和驱动力。公司将继续立足粉末冶金工艺技术平台,三大技术平台融合驱动发展,立足制造业升级,聚焦新材料,服务国家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积极融合全球资源,消化吸收世界前沿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拓宽产品应用领域,继续走技术引领市场的道路。利用公司精细化管理能力,深挖制造运营潜力,为客户创造价值。积极利用公司的优势产品群和优质客户资源群开拓市场,实现公司业务可持续中高速增长。积极加强对产业链的理解和对接,提升面向客户的应用设计能力,提升材料创新和装备自动化改造能力。增强内部协同效应,将集团总部打造为管理中心、综合研发中心、综合营销中心及P&S高端产品生产中心,以全球视野整合内外部资源,拓宽公司的技术面和应用面,为全球高端客户服务,与全球同行竞争。将P&S行业各控股子公司建成生产中心、服务中心,以其专业化生产、高效就近配套服务,满足客户多层次的产品需求,应对不同层次的行业竞争;将上海富驰定位为MIM行业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及生产制造示范中心,进一步培植技术优势,拓展MIM行业的应用面和客户面;将东莞华晶建设成高品位、贴近产业链、大型现代化的华南MIM产业基地;将充分利用连云港的区位资源和特点,构建低成本、大型现代化的连云港MIM生产基地;将进一步强化东睦科达SMC行业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的定位,拓展粉末冶金磁电技术方向在新能源行业的应用;将加快推进山西磁电公司建设,利用其所在地的区位、资源优势,加强公司SMC板块的资源配置,将其打造成SMC板块第二基地;将持续提升德清鑫晨公司软磁合金粉的研发能力和工艺水平,有助于提升公司原材料自给率,进一步增加公司SMC盈利能力。

  发展理念和目标。公司继续秉持分享、共赢、绿色的发展理念,实现企业基业长青。公司积极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利益,为员工创造前途,为社会创造繁荣。以分享的心态,与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公司在保证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坚持现金分红,实实在在回报股东,特别是广大中小股东。公司坚持走节能、节材、清洁生产的绿色发展道路,建环境友好型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企业的基业长青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坚持自主创新。重视基础性研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利用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与高校、科研单位、供应商和客户合作,解决客户痛点和行业普遍性难题,建立独特的技术创新能力。

  加快三大技术平台融合进程。通过P&S和MIM结构零件的组合,实现设计自由化,满足多客户需求;通过SMC软磁复合材料与P&S、MIM技术的融合,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

  坚持技术丰富化、复杂化、复合化。不断储备新技术,加快突破SMC软磁复合材料技术瓶颈,优化磁性材料粉体工艺;持续开拓致密化、包胶、粉末锻造、烧结钎焊、生坯加工等技术工艺在高强度、高精度、形状复杂、组合件、轻量化等产品上的运用;战略性发展粉末冶金注射成形技术,探索发展块体非晶合金(BukMetaGass,简称BMG,俗称液态金属)和陶瓷注射成形(CeramicInjectionModing,简称CIM)技术。

  不断丰富新材料、新工艺,拓展新领域。基于粉末冶金技术,丰富新的工艺,拓展铝基、铜基、铬基、钛基、不锈钢等材质的粉末冶金制造技术,向多材质方向发展;发展铁硅铝、铁硅镍、铁镍等软磁材料的商业运用,不断向新能源方向拓展;持续开发P&S和SMC在轴向磁通电机相关应用产品,适度向下游拓展提供组合部件,扩大粉末冶金的应用领域;协同现有公司资源,探索锰锌、镍锌等铁氧体软磁的商业化设想。

  公司坚持以科技和创新引领市场,并通过做专、做精来提高品质和降低成本,巩固和深耕优势产品市场。

  实现多领域应用。公司着力拓展三大技术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光储、消费电子、算力、医疗器械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覆盖,利用公司现有汽车客户资源优势,在客户中综合推广P&S、MIM和SMC技术,争取更多的产品开发机会。

  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在深耕国内市场做好进口替代的基础上,面向全球市场,围绕重点客户的全球生产布局,公司先行布局服务窗口,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出口份额,特别是将优势产品群从国内配套切换到全球平台配套。通过新品开发和技术服务,巩固核心客户中现有优势产品的供应地位,深挖核心客户内部的跨部门、跨地区的业务潜力。

  凭借公司在粉末冶金行业多年积累的管理、质量、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对SMC和MIM相关子公司持续进行管理整合和优化提升,加强对子公司的领导,特别是在战略、财务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控。持续探索适应多元化行业特别是针对新能源、消费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产品的经营管理模式。

  2024年,公司将积极贯彻执行公司董事会关于年度工作的各项重大部署,坚持“以粉末压制成形P&S、软磁复合材料SMC和金属注射成形MIM三大新材料技术平台为基石,致力于为新能源和高端制造提供最优新材料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的发展战略,聚焦新质生产力,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充分的发挥三大技术平台在技术、客户和管理等方面的协同优势,持续加大业务拓展,加强成本管控,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公司预计2024年营业总收入48.5亿元左右。

  随着国家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改善营商环境、市场化改革等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国经济预计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市场将显现出更多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代表的国际关系深刻变化,以及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等进一步加深了外部扰动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宏观环境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若宏观经济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对此,我们将围绕经营目标任务加速市场拓展,重视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平衡国际与国内市场,分散终端应用行业,并且与主要客户供应链保持密切接触,探讨做好国际生产基地布局的预案。

  随着软磁复合材料产品结构日趋复杂,及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产业领域硬件设计标准日益提高,迫使粉末冶金技术内涵不断丰富,技术层次不断分化,需要材料、工艺、装备和自动化的慢慢的提升,若公司未能及时赶上并保持一马当先的优势,将会阻碍公司的发展。为此,公司积极创新技术,不断储备新技术和工艺,满足各种终端需求,减低技术风险,同时跟踪各种先进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在条件成熟时进行扩产投资。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不仅会影响企业开拓国外的高端市场,同时也将影响到公司下游客户产品的出口,从而影响公司的销售目标及业绩目标的实现。为此,公司将注重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开发的相对平衡,并运用金融技术方法,减少人民币汇率波动造成的不利影响。

  因原辅材料成本在公司粉末冶金产品的成本中占比较大,且随着经济周期和市场的变化,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已影响到公司铁粉等原材料的价格,对公司产品成本形成一定的压力,对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的风险。为此,公司已于2022年延伸产业链,减少原材料成本波动的风险。公司将进一步搭建集团资源共享的平台,完善现有的集团采购平台,提升集团采购的议价能力。

  MIM技术平台由于其产品特性,目前主要是采用人工检测方式来进行检测,人工成本在MIM技术平台的成本中占比较大。且由于下游消费电子行业回暖,业务订单增加,用工人数有所增加。员工人数的持续增加及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公司存在人力成本上升的风险。公司为保持人员稳定并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公司,未来有可能提高员工薪酬待遇,人力成本的支出增加,从而对公司盈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公司通过完善激励制度,增加激励手段,降低人员流失的风险;同时内部实施有效的绩效考核,实现对人才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人才利用率和产出效率。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铂科新材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睦股份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连云港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上一篇: 【48812】18张典型的质量管理体系进程流程图!
苏ICP备18070577号-1
  • 技术支持:开云app全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