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开云体育app 发布时间:2024-05-21 09:13:15
滨州高质量发展,企业家将发挥哪些作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政府、企业将如何紧密协作?建设家乡,造福桑梓?企业家怎样进一步履责?面对机遇与挑战,滨州企业如何开启新一轮征程?
由滨州市委宣传部、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滨州市企业家协会联合推出的大型全媒体访谈栏目《对话滨州》特别节目“企业家说”系列,创新形式,滨州卓越企业家轮流担纲主持,重磅嘉宾,邀请滨州头部企业家轮番做客,在这里,谈发展,说科创,话转型,论担当;在这里,感悟昨天,话说今天,畅想明天;从这里,看到智慧,看到勇气,看到态度,看到信心。
想来路,豪情满怀;望征程,更添信心。对话,交流,碰撞,中海之畔,高峰论剑,高端权威钜献,今天推出第一期。
从名不见经传,到行业领军;从中国活塞第一品牌,到行业内综合实力全球领先,渤海活塞不居第一不罢休,位居第一不止步。渤海活塞的成功,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技术创新,凭的是装备工艺创新,倚仗的是管理创新,不仅渤海活塞,企业未来的发展,创新者胜,本期“对话滨州·企业家说”,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渤海活塞原董事长林风华、中裕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军,共谈企业创新。
张波:创新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发展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就是寻找生机和出路的必要条件,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滨州市企业家协会秘书长林风华此前曾担任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这个岗位上,对创新有哪些感受和收获?
林风华:大学一毕业,我主动选择了渤海活塞,奉献了自己大半生。2020 年之前,在我们老董事长杨本贞的带领下,滨州活塞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厂,成功跻身全国排头兵企业,为企业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这个班子接任后,活塞又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我认为,渤海活塞业这么多年的发展得益于创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渤海活塞就慢慢的开始技术创新,那时候还叫技术进步;到90年代,我们成立了省级研发中心,作为第一届研发中心主任,我参与了技术中心的建设。
研发中心成立后,首先做的活塞产品创新,活塞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但它是中间产品,在发动机里面看不到,不直接面向消费大众,所以以往我们的生产是按照每个客户要求来,就是客户做设计,我们生产。但并不是全部客户的设计都是专业的,我们生产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出在设计上,于是我们就开始抓设计研发创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90 年代,我们做到了国内第一,进入新世纪,渤海做到了全球一流水平,缔造了一个神话,因为在那个年代,活塞行业一流公司基本都在发达国家。我们如何超越发达国家的活塞公司?没有别的,就是靠技术创新。
张波:渤海活塞专业生产活塞60年,连续37年稳居国内行业领军地位,跻身国际一流企业,生产品种达1000多个,年产能达3000万件,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数字背后,是渤海活塞对科学技术创新地不懈追求,从铝活塞强化技术创新,到铝活塞新材料自主研发,从锻钢活塞研发打破国外专利垄断,到拥有十几项核心专利,再从锻钢活塞制造,与国外领先水平同步,到关键技术开始实现超越,渤海活塞以科学技术创新,不断突破核心技术,牢牢掌握着产业主动权,公司以技术创新,引领高水平发展的背后是什么?
林风华:是渤海活塞自成立以来,就坚持实施的人才强企战略。人才方面我们有两个途径:走出去和请进来。
走出去就是让当地的人才到全国各大知名院校,甚至走到国外去培训学习,企业出钱,培养自己的人才;请进来,从上世纪 80 年代末期开始,我们成立了联合研发中心,尽管当时还没形成规模,但已经有多位来自国内知名大学或专业科研机构的专家为我们所用。同时,随着研发平台的提升,我们又聘请了一些国外专家,人才团队趋于国际化,产品的设计水平也更符合国际要求。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渤海活塞从中国行业第一发展到国际一流,与国际几家行业头部公司并驾齐驱。底气来自于实力,有时候我们开玩笑会说起,过去,我们走出去时行业内的人都会问,何时能收购渤海活塞?之后再见面,我说:“老兄,你们何时被我们收购?”
林风华:对话中的角色转变,正是对渤海活塞这些年发展最好的证明,我们有底气有资本了。这么多年,凭借一枚小小的活塞,我们拿到了200 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100 多项,这些都得益于技术创新。
工艺装备创新是另外一项很重要的创新。过去大量的先进装备都是从国外进口,80 年代从日本进口, 90 年代从德国进口,很多进口设备是二手设备,因为新设备买不齐,并且价格高昂,一条线就要几千万美金,而且最先进的技术是封锁的,最先进的设备人家不可能给你。想把产品做一流,装备必须要一流,没有一流的装备不可能做出一流的产品。因此我们注重装备的和工艺创新,聘请了一些大学的教授、博士为我们的员工上课,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张志军:对此我们也很有感触。以前我们到大学里去拜见教授,得提前预约,有时还预约人家也不愿意见我们。我们求贤若渴,但吸引人才很难,近年来,通过市里这几个国家级平台,包括我们自己的博士后工作站搭建起来以后,情况改善了许多,很多学校和教授主动来到滨州与我们合作,促使他们的科研成果落地滨州。
张波:假如没有平台,没有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确实难以吸引人才,原来教授去企业任职,限制非常多,所以当时的企业创新,难度比现在大。
林风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吸引高品质人才我们靠打感情牌,比如当时有位清华大学的教授,我们就靠感情把他拉过来。如今实行薪酬制,我们与合作院校签合同,企业给高校费用,教授、专家具体做科研攻关,他们每成功一项,我们按照约定给与报酬。通过这一种模式进行校企合作,个人行为就变成学校和企业的集体行为了。
通过这些途径,我们不但培养出了自己的人才,还建设起来了流动人才池,外部人才也不缺,所以尽管在咱们滨州这个小地方,但这么多年我们从来就没被人才所困。
张波:有一年我去渤海活塞参观,当时林风华董事长指着一台设备跟我说,这是你们自己研发的。你当时脸上的那种自豪感,我至今印象深刻。
林风华:确实是很自豪,我们很多设备都是咱们国家的首台套。渤海活塞现在专业的加工设施、检测设备,不但是自己生产自己使用,还实现了国内外输出。我们自己研发的高端化、自动化设备,一台能卖到四五百万元。
因为创新,我们在技术和工艺装备两个领域都实现了突破,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我们才有了竞争力,掌握了主动权。
现在我们都是正向设计,就是客户只有发动机参数,从概念设计开始我们都可以同步设计,所有的技术都是渤海活塞的。客户要长期合作,我们凭借自身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客户更放心,如此一来,客户群体更稳定了。
张波:这确实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原来客户设计好参数让渤海活塞来生产,如今是渤海活塞根据发动机的要求,自己设计参数把产品做出来。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了身份转变,原来渤海活塞只是前端供应链,现在已经融到下游发动机产业里。身份转变后,同样一件产品,融合了技术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就高了。
林风华:技术进步有两个车轮,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就是管理创新。上世纪80年代,我们学的全面质量管理,是从国外引入的。进入新世纪,我们引进现代管理,包括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管理一步一个台阶向上迈进。后来,我们获得了全国质量奖,荣获省长质量奖,在咱们滨州里渤海活塞都是第一家,这也验证了我们抓管理进步和创新取得的成绩。渤海活塞为何需要做这些认证?就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管理上的水准,提升自身品质,这是一张张通行证,目的是让客户放心。这些年我们从始至终持续不断地学习提升,也确确实实让管理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张波:多年来,渤海活塞产品创新做得十分好,产品型号从小到大,用途从汽车到船舶,产品涵盖了涉及活塞的所有领域,感觉只要有发动机的地方,就有渤海活塞的产品。
林风华:我们的口号是:哪里有内燃动力,哪里就有渤海活塞。“渤海活塞”是产品,同时也是我们的品牌,对全球所有的客户,我们都是“BH”系列,就是渤海牌。产品必须过硬,才能让品牌叫得更响。目前我们所用的标准,全部是国家备案的,目前国内活塞行业的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都由渤海活塞来主导制订和修订,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我们拥有行业话语权。
张波:亲身经历活塞几十年发展,特别是创新领域的发展,依据自己的经历和收获,林风华董事长给我们滨州的企业、企业家们讲一讲,一个企业该怎么样才能做好全方位的创新工作?
林风华:从去年到今年,在张波董事长的安排下,我们企业家协会走进各个县区,选取了上百家有代表性的公司进行调研。现在来看,咱们滨州的企业,不论规模大小都很注重创新,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同时也发现,大家在创新过程中还是有些困惑。主要体现在平台建设问题和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这些都是滨州企业目前所普遍面对的困惑和难题。在调研过程中,在现场我也给他们提出一些建议,大家也都很愿意去接受。作为企业家协会会员,我们经历过企业几十年的成长,对年轻企业和年轻企业家的成长,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帮他们,去推动他们与我们大家一起成长。
张波:林秘书长充分分享了企业的发展经验,也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我相信我们滨州企业家队伍都能够像渤海活塞和中裕食品一样,积极地参与到这一个节目中来,通过栏目,给全社会释放一个信号,我们滨州的企业家队伍愿意立足滨州,发展滨州,造福滨州人民。同时我们也迫切地希望,党委政府能继续为滨州的企业家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创新环境,这样才可以让我们滨州企业家实现自身更多的梦想,实现建设家乡、奉献家乡的梦想。
上一篇: 轮毂镀铬价格 下一篇: 123开奖结果现场直播1877